银行管理 - 快速指南


银行管理 - 简介

银行是接受存款、按预定利率支付利息、清算支票、发放贷款并经常充当金融交易中介的金融机构。它还为其客户提供其他金融服务。

银行管理层管理与银行相关的各种问题,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问题广泛包括流动性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本管理。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这些领域。

银行的起源

银行或银行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巴比伦时期的罗马帝国。与现代银行业相比,它的实践规模非常小,而且框架并不系统。

现代银行从事更大规模的银行活动,并遵守政府制定的规则。政府在控制银行体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银行管理,进一步保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客户、银行和政府的共赢。

定期和非定期银行

定期银行和非定期银行根据特定地区管理机构设置的标准或资格进行分类。以下是从印度银行业角度来看定期银行和非定期银行之间的基本区别。

正规银行是指在印度储备银行拥有实收资本和存款总额不少于五十万卢比的银行。他们所有的银行业务都在印度开展。印度的大多数银行都属于定期银行类别。

非定期银行是指储备资本低于五十万卢比的银行。属于这一类的银行很少。

银行的演变

银行系统已经从商品借贷的野蛮银行系统发展到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的现代银行系统。银行体系的演变是渐进的,银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发生的一些主要变化如下 -

  • 以物易物系统被货币取代,使交易统一
  • 制定统一法律以增加公众信任
  • 设立中央银行是为了管理其他银行
  • 随着计算机的引入,簿记从纸质格式演变为数字格式
  • 设置自动柜员机是为了更方便地提取资金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银行应运而生

银行系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

印度银行系统的发展

印度银行体系的历程可以根据其提供的服务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银行业的整个演变可以用这些不同的阶段来描述 -

阶段1

1786年至1969年是印度银行体系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标志着印度银行的成立,并且越来越多的银行成立。这一阶段的增长非常缓慢,1913年至1948年间银行业也经历了失败。

印度政府于 1949 年制定了《银行公司法》。这有助于简化银行的职能和活动。在此阶段,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下降,而邮局被认为存放资金更安全。

阶段2

银行业的这个阶段是从1969年到1991年,这个阶段做出了几个重大决策。1969年,十四家主要银行被国有化。信用担保公司成立于 1971 年,帮助人们利用贷款创办企业。

1975年,为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成立了地方性村镇银行。这些银行以较低的利率提供贷款。人们开始对银行体系有足够的信心和信心,存款和预付款大幅下降。

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从1991年开始。1991年标志着自由化的开始,并实施了各种策略来确保优质服务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正在进行的阶段见证了 ATM 机的推出,使现金提取变得更加容易。这一阶段还引入了互联网银行,以方便世界任何地方的金融交易。银行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让金融交易更快、更高效。

银行管理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提供吸收存款、发放商业贷款和提供基本投资产品等服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一词也可以指银行或大型银行的一个部门,专门为公司或大中型企业(而不是个人或小型企业)提供存款和贷款服务。例如,零售银行或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也可以定义为依法获得许可,接受不同企业和个人资金并向其放贷的金融机构。这些银行向大众开放,为个人、机构和企业提供帮助。

基本上,商业银行是人们经常使用的银行类型。它们是根据联邦和州法律在它们提供的协调和服务的基础上制定的。

这些银行由联邦储备系统控制。商业银行被许可协助以下职能 -

  • 接受存款- 从被称为储户的个人和企业接收资金。

  • 支付付款- 根据储户的方便进行支付。例如,兑现支票。

  • 托收- 银行充当代理人,从另一家银行收取存款人的应收资金。例如,当有人通过从另一家银行的帐户提取的支票付款时。

  • 投资资金- 贡献或花钱购买证券以赚更多的钱。例如,共同基金。

  • 保护资金- 银行被视为存储财富(包括珠宝和其他资产)的安全场所。

  • 维持储蓄- 维持储户的资金,并定期检查账户。

  • 维护托管账户- 这些账户在一个人的监督下维护,但实际上是为了另一个人的利益。

  • 借钱- 在紧急情况下向公司、储户借钱。

商业银行显然是一个国家(尤其是印度)私人资本投资的最大融资来源。资本投资可以定义为购买房产,其目的是从房产中产生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房产的价值,或两者兼而有之。企业进行的类似资本购买可能涉及工厂、工具和设备等。

目前的结构

印度当前的银行业框架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将银行分为三个子类——印度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

第二个将银行分为两个子类别——定期银行和非定期银行。在这两个分类系统中,印度储备银行是银行结构的领导者。它监控并持有全国所有商业银行或指定银行的所有储备资本。

商业银行是吸收个人和企业存款并向其发放贷款的基础。他们产生信用。印度的商业银行受 1949 年《银行业监管法》的监管。这些银行进一步分类为 -

  • 指定银行
  • 非指定银行

定期银行是指 1934 年印度储备银行法第二附表中列出的银行。非定期银行是指 1934 年印度储备银行法第二附表中未列出的银行。

指定银行

在印度,一家银行要想获得指定银行的资格,就需要满足印度储备银行低估的标准。以下是标准列表

  • 银行应在印度进行所有业务交易。
  • 所有定期银行必须在印度储备银行持有不少于50万卢比的资本。
  • 2011年,50万卢比以美元计算为11,156美元。

因此,任何接受并满足这些规定条件的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国有银行、外国银行和任何其他银行基金会都被称为定期银行,但并非所有定期银行都是商业银行。

指定商业银行是指 1934 年印度储备银行法第二附表中包含的银行。这些银行接受存款、发放贷款并提供其他银行服务。定期商业银行与定期合作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控股模式。合作银行根据 1912 年《合作社法》注册为合作信贷机构。

指定银行进一步分类为-

  • 私营银行
  • 公共部门银行
  • 外资银行
商业银行

私营银行

这些银行收购了大部分股权​​,或者利益由私人股东而不是政府维持。因此,最大数量资本掌握在私人手中的银行被视为私营部门银行。在印度,我们有两种类型的私营银行 -

  • 老牌私营银行
  • 新的私营银行

老牌私营银行

老的私营银行是在1969年国有化之前成立的。它们有自己的独立性。这些银行要么太小,要么太专业,无法纳入国有化。以下是印度老牌私营银行的名单 -

  • 天主教叙利亚银行
  • 城市联合银行
  • 丹拉克西米银行
  • 荷兰国际银行
  • 维西亚银行
  • 查谟和克什米尔银行
  • 卡纳塔克邦银行
  • 卡鲁尔维西亚银行
  • 拉克希米维拉斯银行
  • 奈尼塔尔银行
  • 拉特纳卡银行
  • 南印度银行
  • 泰米尔纳德邦商业银行

上述银行中,奈尼塔尔银行是巴罗达银行的子公司或分行,巴罗达银行持有该银行98.57%的股份。一些老一代私营银行与其他银行合并。例如,2007 年,Lord Krishna Bank 与 Centurion Bank of Punjab 合并。Sangli Bank 于 2006 年与 ICICI Bank 合并。Centurion Bank of Punjab 于 2008 年再次与 HDFC 合并。

新的私营银行

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后开始运营的银行是新的私营银行。1993年《银行业监管法》修订后,这些银行获准进入印度银行业。

目前,以下新的私营银行在印度运营 -

  • 轴心银行发展
  • 信贷银行(DCB 银行有限公司)
  • HDFC银行
  •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
  • 印度工业银行
  • 科塔克马恒达银行
  • 是银行

除了这七家银行外,还有两家银行尚未开业。他们获得了印度储备银行的“原则上”许可。这两家银行是 IDFC 和 Bandhan Financial Services 的 Bandhan Bank。

商业银行职能

商业银行基本上是当前银行结构中所有类型银行业务的母体。为了理解商业银行的作用,让我们讨论一下它的一些主要功能。以下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

接受存款

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任务是吸收公众存款。银行维护并保存客户所有活期存款账户的记录,并将存款货币转换为现金,反之亦然,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从技术上讲,活期存款可以在经常账户中接受。存款人可以随时通过支票提取存款。

在定期存款账户中,存款人只能在一定期限后提取存款。可以说,定期存款是银行的时间负债。储蓄银行账户中的存款在可以接收和提取的金额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这种方式,银行从人们那里收集储蓄并维持这些储蓄的储备。

提供贷款和预付款

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通过商人和企业家的存款,以金银条、政府证券、易于出售的股票和股份以及可销售商品等允许的证券和安全为抵押,从货币中发放贷款和预付款。

银行通过透支、票据贴现、通知付款和短期通知、贷款和预付款以及向贸易商和生产商提供不同形式的直接贷款等方式向客户或储户提供预付款。

使用检查系统

银行通过支票等交换媒介来促进服务。在商业交易中使用支票来清偿债务总是优于现金。支票也被称为最发达的信用工具。

商业银行还有其他一些主要职能。他们执行许多其他非银行业务。这些非银行业务进一步分为代理服务和一般公用事业服务。

代理服务

银Behave客户和代表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代理服务。银行扮演着客户遗嘱的执行人、受托人和代理人的角色。他们积累并支付账单、支票、本票、利息、股息、租金、订阅费、保险费、保单等。

如上所述,他们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代表客户提供服务,并代表客户签发汇票、邮件、电汇以汇出资金。他们还通过安排所得税专业人员来协助客户简化所得税申报流程。基本上,银行家充当客户的通讯员、代理人或代表。

一般公用事业服务

为整个社会提供的服务称为一般公用事业服务。银行家发行银行汇票和旅行支票,以方便将资金从国家的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他们向客户提供信用证,这对他们出国时有帮助。

他们通过承兑或汇票办理外汇业务或为对外贸易融资。银行安排了保险箱,客户可以在那里保管贵重物品。银行还收集与贸易、商业和工业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商业信息。

商业银行改革

印度政府决定修改新的经济改革方案。早些时候,银行业高度由公共部门主导。这导致盈利能力差和资产质量差。该国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银行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多元化、高效、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该系统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功能灵活性、提高财务可行性和机构强化来合理配置资源。

改革的主要重点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定优先购买权来消除金融抑制,同时加强审慎监管。除此之外,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已逐步非国有化。

到 1991 年,印度在 1969 年和 1980 年分两个阶段将银行国有化。公共部门银行 (PSB) 控制着信贷供应。1991 年以后的时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为1991年至1998年。第二阶段从199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第三阶段是正在进行的阶段。

阶段1

众所周知,1991年后是金融部门的结构性改革时期。银行业、资本市场等各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改革是基于 Narasimham 委员会在 1991 年 11 月的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在 Narasimham 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第一阶段银行业改革后,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

降低SLR和CRR

高SLR和CRR使银行的利润最小化。SLR从1991年的38.5%降至1997年的25%。结果,银行留下了更多的资金可以分配给农业、工业、贸易等。

现金储备率(CRR)是银行存放在印度储备银行的现金占总存款的比率。CRR已从1991年的15%降至2003年6月的4.1%。目的是释放印度央行锁定的资金。

审慎规范

这些规范是印度央行发起的,旨在引入商业银行的专业精神。这些规范的主要目标是正确披露收入、资产分类和坏账准备,以确保商业银行的账簿准确、正确地反映财务状况。

审慎规范确保银行对所有不良资产 (NPA) 计提 100% 拨备。为此,我们在两年内分阶段提供了 1000 亿卢比的赞助。

资本充足率标准 (CAN)

它是最低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1992 年 4 月,印度储备银行将 CAN 利率固定为 8%。到1996年3月,所有公共部门银行的比率都达到了8%。

放松利率管制

Narasimham 委员会建议利率应由市场力量决定。从1992年开始,确定利率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

追讨债务

印度政府颁布了《1993年银行和金融机构欠款回收法》,以支持和加快银行和金融机构欠款的回收。已经成立了六个特别恢复法庭来开展同样的工作。孟买还设立了一个上诉法庭。

来自新私营银行的竞争

今天,银行业向私营部门开放。新的私营银行已经开始在银行业中良好运作。这些新的私营银行获准将外国机构投资者的出资比例提高至 20%,将 NRI 的出资比例提高至 40%。结果,竞争加剧。

逐步取消定向信贷

委员会建议逐步取消定向信贷计划。建议将优先部门的信贷目标从 40% 降低至 10%。对于政府来说,这将非常困难,因为农民、小工业家和运输商拥有强大的游说团体。

进入资本市场

银行公司(承诺和转让法案)得到加强,允许银行通过公开发行增加资本。这须遵守一项规定,即中央政府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实收资本的 51%。印度国家银行已经通过股票和债券增加了大量资金。

操作自由

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达到资本充足率和审慎会计准则后,可以自由开设新的分支机构和升级扩展柜台。银行还被允许关闭农村地区以外无法生存的分支机构。

地方银行 (LAB)

1996年,印度储备银行发布了建立地方银行的指导方针,并批准在私营部门建立7个地方银行。农村银Behave动员农村储蓄并将其转化为当地投资提供支持。

商业银行监管

印度储备银行成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以授权对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1993年,印度储备银行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监管部,作为商业银行监管的独立单位。

已采取措施授权政府注资约卢比。20,000 千万卢比。与此同时,公共部门银行被允许进入资本市场注入股权资本,但条件是政府持股比例至少保持在 51%。

此外,还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发展脆弱的健康状况和低利润。这要求遵守国际公认的审慎规范、资产分类和拨备以及资本充足率。还启动了许多措施,其中突出的一项是 1993 年颁布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欠债追偿法》。此后,29 个债务追回法庭 (DRT) 和 5 个债务追回上诉法庭 (DRAT) 相继成立。全国的地方数量。

所有这些措施将不良贷款占预付款总额的比例从1993年3月的23.2%降至1998年3月的16%。后来还进行了利率合理化和放松管制。

同时,为了在银行业内部建立竞争,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开设私营银行、开设分行和安装自动柜员机的更大自由,以及银行评估营运资本需求的充分功能自由。

阶段2

第二阶段的改革始于 1998 年 4 月 Narasimham 委员会的另一份报告,该报告接替了东亚危机。1998 年之后,由于存在许多法律和其他障碍,DRT 进程非常缓慢,因此人们感到需要重组债务。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尽管新加入了 21 家银行,其中包括 4 家私营部门银行、1 家公共部门银行和 16 家外国实体,但到 2007 年,计划商业银行 (SCB) 总数减少了约五分之四,达到 82 家。除此之外,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2004 年,私营银行的限额从 49% 提高到 74%。

为了使银行业更加强大,政府委派了一个银行业改革委员会,由 M. Narasimham 担任主席。它于 1998 年 4 月提交了报告。委员会主要关注结构性措施以及披露标准和透明度水平的发展。

根据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以下改革-

  • 新领域- 银行融资新领域不断涌现,如保险、信用卡、资产管理、租赁、黄金银行、投资银行等。

  • 新工具- 为了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风险管理,引入了新的工具和技术。这些工具包括利率掉期、交叉货币远期合约、远期利率协议、用于满足日常流动性错配的流动性调整工具。

  • 风险管理- 银行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来评估各种风险。他们的技能和系统定期升级。

  • 加强技术- 加强支付结算的技术基础设施,包括电子资金转账、集中资金管理系统等服务。

  • 增加信贷流入- 采取措施,以小额信贷和自助团体为重点,增加对优先部门的信贷流动。

  • 提高 FDI 限额- 私营银行的 FDI 限额从 49% 提高到 74%。

  • 全能银行- 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合并。扩展全能银行业务有一些指导方针。

  • 采用全球标准- 印度储备银行最近引入了基于风险的银行监管。会计系统、公司治理、支付结算系统等方面的最佳国际实践正在获得认可。

  • 信息技术——银行提出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已采取措施支持通过电子渠道提供银行服务。

  • NPA 管理- 印度央行和中央政府采取措施管理不良资产 (NPA),例如企业债务重组 (CDR)、债务追偿法庭 (DRT) 和 Lok Adalats。

  • 兼并与联合- 2005 年 5 月,印度储备银行发布了私营部门银行兼并与联合的指导方针。

  • 反洗钱指南- 最近,预防洗钱在国际金融关系中受到重视。2004 年,RBI 更新了了解你的客户 (KYC) 原则的指南。

  • 管理自主权- 2005 年 2 月,印度政府向公共部门银行分发了管理自主权一揽子计划,为它们提供与印度私营部门银行公平的竞争环境。

  • 客户服务- 过去几年见证了客户服务的改善。印度储备银行通过信用卡设施、银行监察员、已故储户的索赔解决等方面推进了其服务。

  • 利率基准利率体系- 2003 年引入基准优惠贷款利率(BPLR)体系,以确保真实反映实际成本。印度储备银行于2010年7月1日提出了基准利率制度。基准利率可以定义为所有贷款的最低利率。如果我们将银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截至2010年10月13日,基准利率在5.50% - 9.00%之间。

银行业改革委员会进一步建议,公共部门银行和私营部门银行之间的良性竞争非常重要。该报告显示,资本流动是为了满足更高且未明确的资本充足水平和目标信贷的最小化。

政府在改革进程的帮助下,重点提高市场力量的作用,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决定政府证券定价、取消管理利率(少数例外)以及提高透明度和披露规范等方式大幅减少先发制人Behave,以支持市场的发展。市场纪律。

银行管理 - 流动性

银行业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履行到期财务义务的能力。它可以来自直接持有的货币现金,也​​可以来自美联储或其他中央银行的账户现金。更常见的是,它来自于收购可以以最小损失快速出售的证券。这基本上是指信誉良好的证券,包括短期到期的政府票据。

如果他们的期限足够短,银行可能只是等待他们在到期时归还本金。从短期来看,非常安全的证券倾向于在流动性市场进行交易,因为可以在不大幅波动价格且交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大量出售。

然而,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尤其是在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远不止现金储备和高流动性证券。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的期限也很重要。因为其中一些可能在现金紧缩过去之前成熟,从而提供额外的资金来源。

流动性需求

我们担心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因为银行对金融体系很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它们本质上是敏感的。我们过去目睹过当危机中信贷枯竭时经济可能遭受的极端损害。资本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安全缓冲。这是因为它支持资源从任何性质的重大损失中挽回。

银行倒闭的最直接原因主要是流动性问题,使其无法在经典的“银行挤兑”中生存下来,或者现在的现代类似情况,例如无法进入债务市场寻求新的资金。一家银行资产的经济价值完全有可能足以满足其所有需求,但由于其资产缺乏流动性且负债期限较短,该银行完全有可能破产。

银行一直倾向于挤兑,因为它们的主要社会意图之一是进行期限转换,也称为时间中介。简而言之,它们产生活期存款和其他短期资金,并以较长期限将其贷出。

期限转换很有用,因为家庭和企业通常对大量流动性有强有力的选择,但经济中的许多有用活动需要多年的确认资金。银行依靠家庭和企业很少利用其所获得的流动性这一事实来调节这一循环。

存款被认为是粘性的。理论上,活期存款可以在一天内全部提取,但其平均余额在正常情况下表现出显着的稳定性。因此,银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证存款可以随时获得,或者可以根据要求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等值存款,同时提高存款利率,从而可以容纳更长期限的资金。

银行如何实现流动性

大型银行集团从事大量资本市场业务,流动性要求也相当复杂。这样做是为了支持回购业务、衍生品交易、大宗经纪业务和其他活动。

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流动性。这些方法通常都有一定的成本,包括 -

  • 缩短资产期限
  • 提高资产平均流动性
  • 加长
  • 负债期限
  • 发行更多股权
  • 减少或有承诺
  • 获得流动性保护

缩短资产期限

这可以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提供帮助。第一种方式指出,如果某些资产的期限缩短到在现金紧缩期间到期的程度,那么就会有直接的好处。第二种方式指出,期限较短的资产基本上流动性更强。

提高资产平均流动性

在实际或可能的现金紧缩时期到期的资产如果能够及时出售而不会造成任何多余损失,仍然可以成为流动性的重要提供者。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资产流动性。

通常情况下,证券比贷款和其他资产更具流动性,尽管一些大额贷款现在被认为相对容易在批发市场上出售。因此,它是程度的一个要素,而不是绝对的陈述。大多数期限较短的资产比期限较长的资产更具流动性。规模大、企业发行的证券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为它们做的证券信用度更高。

延长责任期限

负债的期限越长,当银行仍处于现金紧缩状态时,其到期的预期就越小。

发行更多股权

普通股几乎相当于永久到期的协议,其综合好处是无需支付利息或类似的定期付款。

减少或有承诺

削减信贷额度和其他未来支付现金的或有承诺。它限制了潜在的资金外流,从而重建了现金来源和使用的平衡。

获得流动性保护

如果需要,银行可以扩大另一家银行或保险公司的规模,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扩大中央银行的规模,以保证未来的现金连接。例如,一家银行可以支付另一家银行的信用额度。在一些国家,银行在央行预置了资产,这些资产可以进一步作为抵押品在危机中借用现金。

上述所有用于实现流动性的技术在正常情况下都有净成本。基本上,金融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表明长期证券的利率高于短期证券的利率。

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曲线被称为正常收益率曲线,特殊时期被称为反向收益率曲线。当收益率曲线具有顶部导向的斜率时,缩短资产期限会减少投资收益,而延长负债期限会增加利息支出。同样,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性较高的工具的收益率较低,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投资收益。

银行管理-流动性管理理论

当与商业银行联系在一起时,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矛盾。经济学家们不时提出一些理论来努力解决这些矛盾。

事实上,这些理论在考虑这些目标的情况下监控资产的分配。这些理论被称为流动性管理理论,本章将进一步讨论。

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或真实票据主义理论指出,商业银行只能向商业组织发放短期自我清算生产性贷款。旨在为生产以及商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分销等连续阶段的演变提供资金的贷款被视为自我清算贷款。

该理论还指出,每当商业银行发放短期自我清算生产性贷款时,央行就应以此类短期贷款为担保向银行发放贷款。这一原则确保了每家银行的适当程度的流动性和整个经济的适当的货币供应量。

预计央行将通过对批准的贷款进行再贴现来增加或消除银行准备金。当业务开始增长并且贸易需求增加时,银行能够通过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来获取额外的准备金。当业务下滑、贸易需求下降时,票据再贴现量就会下降,银行准备金供应量以及银行信贷和货币量也会收缩。

优点

这些短期自我清算生产性贷款具有三个优势。首先,他们获得流动性,因此他们会自动清算自己。其次,由于它们在短期内成熟并具有生产性野心,因此不存在坏账风险。第三,此类贷款生产率高,可为银行带来收入。

缺点

尽管有优点,商业贷款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如果银行在偿还旧贷款之前拒绝发放贷款,心灰意冷的借款人将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这最终将影响商业活动。如果所有银行都遵循相同的规则,这可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和社区成本的减少。结果,现有债务人无法及时偿还贷款。

其次,该理论认为,正常经济情况下贷款具有自我清算能力。如果出现萧条,生产和贸易就会恶化,债务人无法在到期时偿还债务。

第三,这一理论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银行的流动性依赖于其流动资产的可销售性,而不是实际的贸易票据。它确保了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能力。银行在遇到麻烦时不必依赖到期日。

第四,该理论的普遍缺点是没有贷款可以自我清算。如果购买的商品没有出售给消费者并留在零售商处,则给予零售商的贷款不会自行清算。简而言之,想要成功的贷款就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是除了贷款人和借款人之外的第三方。

可换档性理论

这一理论由 HG Moulton 提出,他坚持认为,如果商业银行继续持有大量资产,则可以将其转移到其他银行以获取现金,而不会造成任何物质损失。如果有要求,则无需依赖期限。

该理论指出,要使一项资产完全可转移,它必须在需要流动性时可以直接转移,而不会造成任何资本损失。专门用于短期市场投资,如国库券和汇票,当银行需要筹集资金时可以直接出售。

但在一般情况下,当所有银行都需要流动性时,可转移性理论要求所有银行都获得可以转移给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央行的资产。

优势

可转移性理论具有积极的真理成分。现在银行获得了可以转移到其他银行的健全资产。大型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作为伴随国库券和汇票的流动资产而受到欢迎。这刺激了银行的定期贷款。

坏处

可转移性理论有其自身的缺点。首先,仅资产可转移性并不能为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完全取决于经济条件。其次,该理论忽视了严重的萧条,银行不能将股票和债券转让给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买家,所有拥有它们的人都想卖掉它们。第三,一家银行可能拥有足够数量的可转移资产,但如果在发生挤兑时试图出售这些资产,可能会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不利影响。第四,如果所有银行同时开始转移资产,将对贷方和借款人产生灾难性影响。

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是HV Prochanow在1944年根据美国商业银行发放定期贷款的实践提出的。该理论指出,无论借款人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如何,银行都会计划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清算定期贷款。定期贷款是指期限超过一年且期限不超过五年的贷款。

它可以以机器、库存甚至不动产作为抵押(质押作为担保)。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借款人的金融活动施加限制。在发放贷款时,银行会考虑安全性以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因此,银行的贷款是通过借款人未来的收入分期偿还的,而不是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优点

该理论主导了商业贷款理论和可转移性理论,因为它满足了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大目标。当借款人在一定期限后定期储蓄并分期偿还贷款时,流动性就结算给银行。它满足安全原则,因为银行允许依赖良好的安全性以及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银行可以将其超额准备金用于发放定期贷款,并确信可以获得定期收入。最后,定期贷款对于为中期筹集资金的企业界来说利润丰厚。

缺点

预期收入理论并非没有缺点。该理论是一种检查借款人信用度的方法。它为银行审查借款人按时偿还贷款的潜力提供了条件。它还无法满足紧急现金需求。

负债管理理论

这一理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银行无需发放自我清算贷款并维持流动资产,因为它们可以在必要时从货币市场借入准备金。银行可以通过不同来源为自己建立额外负债来持有准备金。

这些来源包括发行定期存单、向其他商业银行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金以及通过利润返还等方式。我们将在本章中研究这些银行资金来源。

定期存款证

这些存款的期限各异,从 90 天到不到 12 个月不等。它们可以在货币市场上转让。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出售它们来获得流动性。但这个来源有两个缺点。

首先,如果在危机期间,货币市场的利率布局高于央行设定的上限利率,定期存款单就不能在市场上出售。其次,它们不是商业银行可靠的资金来源。较大的商业银行在出售这些凭证方面具有优势,因为它们拥有大量凭证,即使利率较低,它们也有能力出售。因此,规模较小的银行在这方面面临着麻烦。

从其他商业银行借款

银行可以通过向拥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借款来增加额外负债。但这些借用的时间很短,即一天或最多一周。

此类借款的利率取决于货币市场的控制价格。但只有当经济状况正常时才可能从其他银行借款。在非常时期,没有一家银行有能力向其他银行提供贷款。

向中央银行借款

银行还通过向国家央行借款来增加自身负债。他们通过向央行贴现票据来借款以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但这些类型的借款比其他来源的借款成本相对较高。

筹集资本金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新股或债券来持有资金。但通过这些来源获得的资金取决于银行准备支付的股息或利率的数量。基本上银行不准备支付高于制造和贸易企业支付的利率。因此,他们无法从这些来源获得足够的资金。

返还利润

利润的返还被认为是商业银行流动资金的替代来源。但它能从这个来源获得多少取决于它的利润率和股息政策。较大的银行可以依赖这些来源,而不是较小的银行。

资本金的职能

一般来说,银行资本由自有资产融资来源组成。资本额等于资产净值,标志着资产超过负债的幅度。

资本有望保护银行免受各种可能转化为损失的无保险和无担保风险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得到了资本的两个主要函数。第一个功能是捕获损失,第二个功能是建立和维持对银行的信心。

本章简要描述了资本基金的不同功能。

损耗吸收功能

银行需要有资本才能用自有资金弥补任何损失。只要银行的总损失不耗尽其资本,银行就可以使其负债完全被资产包围。

任何持续的损失都会使银行的资本最小化,并在其股票产品(如股本、资本基金、利润产生基金、留存收益)中抵消,具体取决于其股东大会的决定。

银行小心翼翼地固定其息差和借入资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其他利差,以包含其日常开支。这就是为什么经营亏损不太可能长期减少资本的原因。我们还可以说,由于过去的效率,拥有长期良好记录的银行已经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自有资金来轻松应对任何运营损失。

对于一家没有太多成功历史的新银行来说,经营亏损可能会导致资本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水平。银行可能因借款人违约而面临更大的损失风险,导致其部分资产部分或完全无法收回。

置信函数

银行可能有足够的资产来支持其负债,也可能有足够的资本实力来通过资产平衡存款和其他负债。这在银行业务的正常过程中产生了资金流。在这里,银行的资本覆盖其像固定资产一样的固定投资(涉及子公司的权益)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用于其业务运营,基本上不产生资金流量。

如果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无法满足存款通知或其他到期负债,对于拥有足够资本支持和信誉的银行来说,在银行间市场上弥补其缺失的流动性并不困难。其他银行不会因为向其提供贷款而感到不自在,因为它们知道有能力用其资产来结束其负债。

此类银行可以承受大量存款外流,并通过银行间市场借款进行再融资。无论如何,对于资本充足的银行来说,没有理由担心储户大规模外流。其逻辑是,最初可能引发银行收购的问题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预计流动性会出现低点和高点交替的模式,后者发生在资产资金流入超过流出时,银行可能会借出过剩的流动性。

银行不得依靠银行间市场来澄清其所有问题。为了自身利益和银行监管机构的期望,他们希望资产和负债期限相匹配,从而能够渡过充满压力的市场形势。

由于央行的干预,市场利率可能会受到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货币政策的变化或其他因素。这可能导致市场利率上升或市场崩溃。根据市场问题,银行可能不得不削减客户额度。

融资功能

由于存款不适合用途,因此需要由资本提供资金来为固定投资(固定资产和子公司权益)提供资金。当银行成立时,当认购股东筹集的资金用于购买建筑物、土地和设备时,这种特殊功能就很明显。固定资产最好有永久的资本保障。这意味着固定资产的任何额外投资都应与资本增加同时发生。

在银行的生命周期中,它从利润中产生新的资本。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分配至股东权益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实现永久性增加。资本增长是用于为新资产融资的额外资金来源。它可以购买新的固定资产、贷款或其他交易。对于银行来说,将部分资本投入生产性资产是有好处的,因为自筹资金资产赚取的任何收入都无需考虑借入资金的成本。如果一家银行恰好需要的新资本多于其自身生产能力,那么它可以发行新股或发行次级债务,这两者都是外部资本来源。

限制性功能

资本是各种类型资产和银行交易限制的广泛使用的参考。目的是防止银行冒太多风险。资本充足率作为主要限额,衡量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

根据各自的相对风险,资产的价值乘以0至20、50和100%的权重。我们在这里使用账面净值,反映任何调整、准备金和拨备。因此,由于贷款违约、固定资产折旧和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的任何贬值,资产总额都会进行调整,因为资本金额已经因防范已识别风险而产生的费用而下降。这使资本面临潜在风险,如果银行未能收回其资产,可能会导致未来损失。

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要求比率为 8%。根据适用的资本充足法令,资本根据未弥补损失和超额准备金进行调整,减去特定的可扣除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次级债务也包含在资本中。该法令还反映了表外负债所包含的风险。

在限制性功能的背景下,资本的重要性及其在资本充足率计算中的精确确定,使其成为限制银行信用风险和无担保外汇头寸的良好基础。最重要的信用风险限额将银行针对单个客户或一组相关客户的净信用风险(根据可识别的证券类型进行调整)限制为报告银行资本的 25%,如果针对斯洛伐克的银行则为 125%或经合组织国家。这应确保贷款组合适当多元化。

无担保外汇头寸法令旨在限制涉及外币交易中汇率波动造成的风险,将欧元无担保外汇头寸(外汇资产与负债之间的绝对差额)上限限制为银行资本的 15%,或如果以任何其他货币计算,则为 10%。无担保外汇头寸总额(各币种无担保外汇头寸之和)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25%。

有关流动性规则的法令纳入了已经讨论过的原则,即银行活动中通常不支付的资产需要由资本来覆盖。要求银行固定投资(固定资产、子公司权益及长期持有的其他权益性证券)和非流动资产(流通性较差的权益性证券及不良资产)之和与自有资金和准备金的比例不超过1.

由于其重要性,资本已成为银行业的中心点。在世界领先的银行中,其在总资产/负债中的份额在 2.5% 至 8% 之间变动。这个看似较低的水平通常被认为足以保证银行业务的稳健运行。拥有优质且多元化资产组合的大型银行能够在低端运营。

资本充足率值得持续关注。资产增长需要尊重资本量。最终,银行可能面临的任何问题都会反映在其资本上。在商业银行中,资本为王。

银行管理 - 巴塞尔规范

巴塞尔银行业规范的基础归功于十国集团中央银行于 1974 年成立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BCBS)。该委员会得到国际清算银行 (BIS) 的赞助,瑞士巴塞尔。

该委员会根据资本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制定银行监管指南并提供建议。该委员会是为了应对1974年德国科隆赫施塔特银行的混乱清算事件而成立的。这一事件表明国际金融中结算风险的存在。

后来,该委员会更名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该委员会充当成员国之间就银行业监管和监管实践进行定期合作的论坛。该委员会的目标是发展全球监管知识和银行业监管质量。

自2009年以来,目前该委员会共有27个成员国。这些成员国的代表包括中央银行和银行业务审慎监管机构。除了银行法规和监管实践外,委员会还强调缩小国际监管范围的差异。

巴塞尔一号

1988年,瑞士巴塞尔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公布了第一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巴塞尔I。它完全针对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这就是交易对手失败的风险。它规定了银行的资本需求和风险权重结构。

根据这些规范,银行资产根据信用风险被分类为五类,风险权重为0%(如现金、金条、母国债务(如国债))、10%、20%、50%和100%,无评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银行预计持有相当于其风险加权资产 (RWA) 8% 的资本。这些银行必须拥有至少4%的一级资本(即股权资本+留存收益),以及超过8%的一级和二级资本。该目标定于 1992 年实现。

巴塞尔规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标准化所有国家的银行业务实践。无论如何,各国对资本和资产差异风险权重的定义存在重大问题,例如巴塞尔标准是根据资本的账面价值会计指标而不是市场价值计算的。十国集团国家的会计实践差异极大,而且大多产生与市场评估显着不同的结果。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风险权重并未考虑信用风险以外的风险,例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是银行破产风险的关键来源。

巴塞尔二世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2004年推出,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指导方针,对资本充足率、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敞口需求进行了更细化的定义。它还表示利用外部评级机构来确定企业、银行和主权债权的风险权重。

操作风险被定义为“由于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不完善或失败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和间接损失的风险”。这包括法律风险,但禁止战略和声誉风险。因此,除了私人协议之外,法律风险还包括因监管Behave而面临罚款、处罚或惩罚性赔偿。有多种复杂的方法可以评估这种风险。

暴露需求允许市场参与者根据适用范围、资本、风险暴露、风险评估流程等信息评估基金会的资本充足性。

巴塞尔协议III

人们认为,巴塞尔II规范的缺陷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这是因为巴塞尔II规范没有对银行账上可以承担的债务做出明确规定,并强调更多的债务。只关注个别金融机构,而忽视系统性风险。

为了确保银行不会承担过多的债务,并且不会过度依赖短期资金,巴塞尔协议 III 规范于 2010 年推出。这些指导方针背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强调促进银行体系更具弹性。四个重要的银行业参数——资本、杠杆、融资和流动性。

共同股权和一级资本的需求将分别为 4.5% 和 6%。流动性覆盖率(LCR)要求银行获得足够的高质量流动资产缓冲,以应对监管机构规定的严重短期压力情况下遇到的现金流出。最低 LCR 需求将在 2019 年 1 月 1 日达到 100%。这是为了确保出现银行挤兑等情况。杠杆率>3%是指杠杆率的计算方法是一级资本除以银行平均总资产。

银行管理-信贷

信用管理是监控和收取客户付款的过程。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债务人相关的资金量。

良好的信用管理对于高效的现金流非常重要。有时,一个计划在理论上看似有利可图,但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实际执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选择是限制坏账的可能性。这只能通过良好的信用管理实践来实现。

信用管理

为了在企业中经营盈利业务,企业家需要准备和设计新的信用管理政策和程序。例如,条款和条件、及时开具发票和控制债务。

信用管理原则

信贷管理在银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银行是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银行借贷资本遵循以下原则 -

流动性

当银行放贷时,流动性起着重要作用。通常,银行会短期提供资金。这是因为他们借出的钱是公共资金。存款人可以随时提取这笔钱。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混乱,银行会在贷款人提供足够的资产担保后发放贷款,这些资产可以很容易地在短时间内出售并转化为现金。如果借款人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后未能偿还贷款金额,银行有权接管这些产生的资产

银行对于选择证券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只有那些获得足够流动性的证券才会添加到银行的投资组合中。这很重要,因为银行需要资金来满足客户或储户的紧急需求。银行应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售一些证券,而不会对市场利率产生太大影响。有些特定的证券,例如中央、州和地方政府协议,很容易出售,不会对其市场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大型工业的股票和债券也属于这一类别。但普通工业的股票和债券在市场利率不下降的情况下很难流通。因此,银行应始终投资于政府证券以及知名工业公司的股票和债券。

安全

借贷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功能是安全,借贷资金的安全。安全是指借款人有能力按时偿还贷款和利息。贷款的偿还取决于担保的性质和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潜力。

与所有其他投资不同,银行投资具有风险倾向。风险的强度根据证券的类型而不同。与州政府和地方机构的证券相比,中央政府的证券更安全。同样,与工业企业的证券相比,州政府和地方机构的证券要安全得多。

这种差异是由于中央政府获得的资源远高于州和地方政府持有的资源。它也高于工业界的担忧。

此外,工业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与其收益挂钩。收入根据在一个国家开展的商业活动而有所不同。银行在投资政府证券时还应考虑债务人偿还政府债务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国内政治稳定以及和平与安全。

获得大量税收和高借贷能力的政府的证券被视为安全投资。富裕的市政府或繁荣地区的地方机构和州政府的证券也是如此。因此,银行在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时,应选择符合安全原则的政府、地方机构和工业企业的证券、股票和债券。

因此,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贷款时的担保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考虑了证券之后,银行也需要检查借款人的信用度,这取决于借款人的性格、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最重要的是,银行资金的安全取决于贷款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多样性

商业银行选择投资组合时应遵循多元化原则。它不应该将其全部资金投资于特定类型的证券,而应该优先投资于不同类型的证券。

应选择位于全国不同地区的各行业的股票和债券。对于州政府和地方管理机构,应遵守同样的原则。多元化的根本目的是降低银行投资组合的风险。

多样性原则适用于向不同类型的公司、行业、工厂、企业和市场发放贷款。银行应该恪守“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格言。它应该通过向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和公司提供贷款来分散风险。

稳定

银行投资政策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稳定性。某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