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 - OSI 模型


国际标准组织有一个定义明确的通信系统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或 OSI 模型。该分层模型是一个系统应如何使用每一层中定义的各种协议与另一个系统进行通信的概念化视图。此外,每一层都被指定为通信系统的明确定义的部分。例如,物理层定义了通信系统的物理性质的所有组件,即线路、频率、脉冲码、电压传输等。

OSI 模型有以下七层 -

OSI 模型层
  • 应用层(第 7 层) - 这是用户应用程序所在的位置,需要在主机之间传输数据。例如 - HTTP、文件传输应用程序 (FTP) 和电子邮件等。

  • 表示层(第 6 层) - 该层有助于理解主机上的一种形式的数据表示到其他主机的本机表示形式。来自发送器的数据被转换为在线数据(通用标准格式),并且在接收器端它被转换为接收器的本机表示。

  • 会话层(第 5 层) - 该层提供主机之间的会话管理功能。例如,如果某些主机需要密码验证才能访问,并且提供了凭据,则该会话不会再次进行密码验证。该层可以协助同步、对话控制和关键操作管理(例如,在线银行交易)。

  • 传输层(第 4 层) - 该层提供主机之间的端到端数据传输。该层从上一层获取数据,并将其分解为称为段的更小的单元,然后将其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

  • 网络层(第 3 层) - 该层有助于唯一地识别子网之外的主机,并定义数据包将遵循或路由以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 数据链路层(第 2 层) - 该层从物理层获取原始传输数据(信号、脉冲等)并生成数据帧,并将其发送到上层,反之亦然。该层还检查任何传输错误并相应地对其进行排序。

  • 物理层(第 1 层) - 该层处理硬件技术和实际通信机制,例如信令、电压、电缆类型和长度等。

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传送到另一台主机。它提供了为主机分配逻辑地址并使用相同的方法唯一地标识它们的方法。网络层从传输层获取数据单元并将它们分割成称为数据包的更小的单元。

网络层定义了数据路径,数据包应遵循该路径到达目的地。路由器在这一层工作并提供将数据路由到目的地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