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I CMMI® 教程
- CMMI - 主页
- CMMI - 概述
- CMMI - 模型
- CMMI - 表示
- CMMI - 成熟度级别
- CMMI - 能力级别
- CMMI - 过程域
- CMMI - 评估
- CMMI - 主要参与者
- CMMI - 总结
- CMMI 术语
- CMMI - 术语表
- CMMI - 缩写词
- CMMI 有用资源
- CMMI - 快速指南
- CMMI - 资源
CMMI - 关键过程领域
过程领域是一个领域中的一组相关实践,当共同实施时,可以满足一组被认为对于在该领域取得显着改进很重要的目标。所有 CMMI 过程域对于连续表示和阶段表示都是通用的。
连续表示使组织能够通过选择那些最有利于组织及其业务目标的过程域或一组相互关联的过程域来选择其过程改进工作的重点。尽管由于过程域之间的依赖性,组织可以选择的内容存在一些限制,但组织在选择方面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选择过程域后,您还必须选择您希望对与这些过程域相关的过程进行多少改进(即选择适当的能力级别)。能力水平以及通用目标和实践支持各个过程领域的过程改进。
相反,您将看到分阶段表示鼓励您始终在流程区域所属的成熟度级别的背景下查看它们。过程域按成熟度级别组织以强化这一概念。当您使用过程域时,您使用整个过程域,即所有目标和所有实践。
CMMI 过程域 (PA) 可分为以下四类,以了解它们之间的交互和相互联系,无论其定义的级别如何:
流程管理
项目管理
工程
支持
每个过程域都由一组目标和实践定义。有两类目标和实践 -
通用目标和实践- 它们是每个过程领域的一部分。
具体目标和实践- 它们特定于给定的过程领域。
当公司的流程涵盖该流程域的所有通用和特定目标和实践时,流程域就得到满足。
通用目标和实践
通用目标和实践是每个过程域的一部分。
符号- GG --> 通用目标和 GP --> 通用实践
GG 1 实现具体目标
GP 1.1 进行具体实践
GG 2 将托管流程制度化
GP 2.1 建立组织政策
GP 2.2 规划流程
GP 2.3 提供资源
GP 2.4 分配责任
GP 2.5 培训人员
GP 2.6 管理配置
GP 2.7 确定相关利益相关者并让其参与
GP 2.8 监视和控制过程
GP 2.9 客观评估依从性
GP 2.10 与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审查现状
GG 3 将定义的流程制度化
GP 3.1 建立明确的流程
GP 3.2 收集改进信息
GG 4 将定量管理流程制度化
GP 4.1 建立过程的定量目标
GP 4.2 稳定子流程性能
GG 5 将优化流程制度化
GP 5.1 确保持续的流程改进
GP 5.2 纠正问题的根本原因
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是表明关键过程域的实施和制度化是否有效、可重复和持久的属性。下面列出了五个共同特征 -
执行承诺- 执行承诺描述了组织必须采取的行动,以确保流程得以建立并持续下去。履行承诺通常涉及制定组织政策和高级管理层的支持。
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描述了项目或组织中必须存在的先决条件,才能胜任实施软件过程。执行能力通常涉及资源、组织结构和培训。
执行的活动- 执行的活动描述了实施关键过程域所需的角色和程序。执行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计划和程序、执行工作、跟踪工作以及根据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测量和分析- 测量和分析描述了测量过程和分析测量结果的需要。测量和分析通常包括可用于确定所执行活动的状态和有效性的测量示例。
验证实施- 验证实施描述了确保活动按照已建立的流程执行的步骤。验证通常包括管理层的审查和审计以及软件质量保证。
共同特征“执行的活动”中的实践描述了建立流程能力必须实施的内容。其他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组织将“已执行活动”共同特征中描述的实践制度化的基础。
流程领域详细信息
CMMI 包含 22 个过程域,指示公司流程涵盖的产品开发方面。
原因分析与解决
它是成熟度为 5 级的支持流程领域。
目的
因果分析和解决(CAR)的目的是确定缺陷和其他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将来再次发生。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确定缺陷原因
SP 1.1 选择缺陷数据进行分析
SP 1.2 分析原因
SG 2 解决缺陷原因
SP 2.1 实施行动建议
SP 2.2 评估变更的影响
SP 2.3 记录数据
配置管理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2 的支持流程领域。
目的
配置管理(CM)的目的是使用配置识别、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统计和配置审计来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建立基线
SP 1.1 识别配置项
SP 1.2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SP 1.3 创建或发布基线
SG 2 跟踪和控制变更
SP 2.1 跟踪变更请求
SP 2.2 控制配置项
SG 3 树立诚信
SP 3.1 建立配置管理记录
SP 3.2 执行配置审核
决策分析与解决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3 的支持流程领域。
目的
决策分析和解决(DAR)的目的是使用正式的评估流程来分析可能的决策,该流程根据既定标准评估已确定的替代方案。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评估替代方案
SP 1.1 建立决策分析指南
SP 1.2 建立评估标准
SP 1.3 确定替代解决方案
SP 1.4 选择评估方法
SP 1.5 评估替代方案
SP 1.6 选择解决方案
综合项目管理+IPPD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3 的项目管理过程域。
目的
集成项目管理 + IPPD (IPM)的目的是根据根据组织的标准流程集定制的集成且定义的流程来建立和管理项目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使用项目定义的流程
SP 1.1 建立项目的定义流程
SP 1.2 使用组织流程资产来规划项目活动
SP 1.3 建立项目的工作环境
SP 1.4 集成计划
SP 1.5 使用综合计划管理项目
SP 1.6 为组织流程资产做出贡献
SG 2 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协调与合作
SP 2.1 管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SP 2.2 管理依赖关系
SP 2.3 解决协调问题
IPPD 添加 -
SG 3 应用 IPPD 原则
SP 3.1 建立项目的共同愿景
SP 3.2 建立一体化团队结构
SP 3.3 将需求分配给集成团队
SP 3.4 建立综合团队
SP 3.5 确保接口团队之间的协作
测量与分析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2 的支持流程领域。
目的
测量和分析(MA)的目的是开发和维持用于支持管理信息需求的测量能力。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协调测量和分析活动
SP 1.1 建立测量目标
SP 1.2 指定措施
SP 1.3 指定数据收集和存储程序
SP 1.4 指定分析程序
SG 2 提供测量结果
SP 2.1 收集测量数据
SP 2.2 分析测量数据
SP 2.3 存储数据和结果
SP 2.4 传达结果
组织创新与部署
它是成熟度为 5 级的流程管理流程域。
目的
组织创新和部署(OID)的目的是选择和部署增量和创新改进,以显着改进组织的流程和技术。这些改进支持源自组织业务目标的组织质量和流程绩效目标。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选择改进
SP 1.1 收集和分析改进建议
SP 1.2 识别和分析创新
SP 1.3 试点改进
SP 1.4 选择部署改进
SG 2 部署改进
SP 2.1 规划部署区域
SP 2.2 管理部署
SP 2.3 衡量改进效果
组织流程定义 + IPPD (OPD)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3 的流程管理流程域。
目的
组织过程定义 + IPPD (OPD)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一组可用的组织过程资产。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建立组织流程资产
SP 1.1 建立标准流程
SP 1.2 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SP 1.3 建立定制标准和指南
SP 1.4 建立组织的测量存储库
SP 1.5 建立组织的过程资产库
IPPD 添加 -
SG 2 启用 IPPD 管理
SP 2.1 建立赋权机制
SP 2.2 为综合团队建立规则和指南
SP 2.3 平衡团队和家庭组织的职责
组织流程重点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3 的流程管理流程域。
目的
组织过程焦点(OPF)的目的是在透彻了解组织过程和过程资产当前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规划和实施组织过程改进。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确定流程改进机会
SP 1.1 建立组织流程需求
SP 1.2 评估组织的流程
SP 1.3 确定组织的流程改进
SG 2 规划和实施流程改进活动
SP 2.1 建立流程行动计划
SP 2.2 实施流程行动计划
SG 3 部署组织流程资产并吸取经验教训
SP 3.1 部署组织流程资产
SP 3.2 部署标准流程
SP 3.3 监控实施
SP 3.4 将流程相关经验纳入组织流程资产
组织流程绩效
它是成熟度为 4 级的流程管理流程域。
目的
组织过程绩效(OPP)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对组织标准过程集绩效的定量理解,以支持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并提供过程绩效数据、基线和模型量化管理组织的项目。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建立绩效基线和模型
SP 1.1 选择进程
SP 1.2 建立流程绩效衡量标准
SP 1.3 建立质量和流程绩效目标
SP 1.4 建立流程绩效基线
SP 1.5 建立过程绩效模型
组织培训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3 的流程管理流程域。
目的
组织培训(OT)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技能和知识,以便他们能够有效且高效地履行职责。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建立组织培训能力
SP 1.1 确定战略培训需求
SP 1.2 确定组织负责哪些培训需求
SP 1.3 制定组织培训战术计划
SP 1.4 建立培训能力
SG 2 提供必要的培训
SP 2.1 提供培训
SP 2.2 建立培训记录
SP 2.3 评估培训效果
产品整合
它是成熟度为 3 级的工程过程领域。
目的
产品集成(PI)的目的是从产品组件组装产品,确保产品集成后正常运行,并交付产品。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准备产品集成
SP 1.1 确定积分顺序
SP 1.2 建立产品集成环境
SP 1.3 建立产品集成程序和标准
SG 2 确保接口兼容性
SP 2.1 检查接口描述的完整性
SP 2.2 管理接口
SG 3 组装产品组件并交付产品
SP 3.1 确认产品组件已准备好进行集成
SP 3.2 组装产品组件
SP 3.3 评估组装的产品组件
SP 3.4 打包并交付产品或产品组件
项目监控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2 的项目管理过程域。
目的
项目监控(PMC)的目的是了解项目进度,以便在项目绩效明显偏离计划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对照计划监控项目
SP 1.1 监控项目规划参数
SP 1.2 监控承诺
SP 1.3 监控项目风险
SP 1.4 监控数据管理
SP 1.5 监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SP 1.6 进行进度审查
SP 1.7 进行里程碑审核
SG 2 管理纠正措施直至关闭
SP 2.1 分析问题
SP 2.2 采取纠正措施
SP 2.3 管理纠正措施
项目计划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2 的项目管理过程域。
目的
项目计划(PP)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定义项目活动的计划。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建立估算
SP 1.1 估计项目范围
SP 1.2 建立工作产品和任务属性的估计
SP 1.3 定义项目生命周期
SP 1.4 确定工作量和成本的估计
SG 2 制定项目计划
SP 2.1 制定预算和时间表
SP 2.2 识别项目风险
SP 2.3 数据管理计划
SP 2.4 项目资源规划
SP 2.5 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计划
SP 2.6 计划利益相关者参与
SP 2.7 制定项目计划
SG 3 获得对该计划的承诺
SP 3.1 审查影响项目的计划
SP 3.2 协调工作和资源水平
SP 3.3 获得计划承诺
流程和产品质量保证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2 的支持流程领域。
目的
流程和产品质量保证(PPQA)的目的是为员工和管理层提供对流程和相关工作产品的客观洞察。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客观评估流程和工作产品
SP 1.1 客观评估流程
SP 1.2 客观评估工作产品和服务
SG 2 提供客观洞察力
SP 2.1 沟通并确保解决不合规问题
SP 2.2 建立记录
量化项目管理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4 的项目管理过程域。
目的
定量项目管理(QPM) 过程域的目的是定量管理项目的定义过程,以实现项目既定的质量和过程绩效目标。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量化管理项目
SP 1.1 确立项目目标
SP 1.2 组成定义的流程
SP 1.3 选择将进行统计管理的子流程
SP 1.4 管理项目绩效
SG 2 统计管理子流程绩效
SP 2.1 选择测量和分析技术
SP 2.2 应用统计方法来理解变异
SP 2.3 监控所选子流程的性能
SP 2.4 记录统计管理数据
需求开发
它是成熟度为 3 级的工程过程领域。
目的
需求开发(RD)的目的是产生和分析客户、产品和产品组件的需求。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制定客户需求
SP 1.1 引发需求
SP 1.2 制定客户需求
SG 2 制定产品要求
SP 2.1 建立产品和产品组件要求
SP 2.2 分配产品组件要求
SP 2.3 确定接口要求
SG 3 分析和验证需求
SP 3.1 建立运营概念和场景
SP 3.2 建立所需功能的定义
SP 3.3 分析需求
SP 3.4 分析需求以实现平衡
SP 3.5 验证需求
需求管理
它是成熟度为 2 级的工程过程领域。
目的
需求管理(REQM)的目的是管理项目产品和产品组件的需求,并识别这些需求与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之间的不一致之处。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管理需求
SP 1.1 了解需求
SP 1.2 获得对要求的承诺
SP 1.3 管理需求变更
SP 1.4 维护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
SP 1.5 识别项目工作和需求之间的不一致
风险管理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3 的项目管理过程域。
目的
风险管理(RSKM)的目的是在潜在问题发生之前识别它们,以便可以在产品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根据需要规划和调用风险处理活动,以减轻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为风险管理做好准备
SP 1.1 确定风险来源和类别
SP 1.2 定义风险参数
SP 1.3 建立风险管理策略
SG 2 识别和分析风险
SP 2.1 识别风险
SP 2.2 评估、分类和优先考虑风险
SG 3 降低风险
SP 3.1 制定风险缓解计划
SP 3.2 实施风险缓解计划
供应商协议管理
它是成熟度级别为 2 的项目管理过程域。
目的
供应商协议管理(SAM)的目的是管理从有正式协议的供应商处采购产品。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建立供应商协议M
SP 1.1 确定采集类型
SP 1.2 选择供应商
SP 1.3 建立供应商协议
SG 2 满足供应商协议
SP 2.1 执行供应商协议
SP 2.2 监控选定的供应商流程
SP 2.3 评估选定的供应商工作产品
SP 2.4 接受所购买的产品
SP 2.5 过渡产品
技术方案
它是成熟度为 3 级的工程过程领域。
目的
技术解决方案(TS)的目的是设计、开发和实施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涵盖产品、产品组件和与产品相关的生命周期过程,无论是单独的还是适当的组合。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选择产品组件解决方案
SP 1.1 制定替代解决方案和选择标准
SP 1.2 选择产品组件解决方案
SG 2 开发设计
SP 2.1 设计产品或产品组件
SP 2.2 建立技术数据包
SP 2.3 使用标准设计界面
SP 2.4 执行制造、购买或重复使用分析
SG 3 实施产品设计
SP 3.1 实现设计
SP 3.2 开发产品支持文档
验证
它是成熟度为 3 级的工程过程领域。
目的
验证(VAL)的目的是证明产品或产品组件在放置在其预期环境中时能够满足其预期用途。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准备验证
SP 1.1 选择要验证的产品
SP 1.2 建立验证环境
SP 1.3 建立验证程序和标准
SG 2 验证产品或产品组件
SP 2.1 执行验证
SP 2.2 分析验证结果。
确认
它是成熟度为 3 级的工程过程领域。
目的
验证(VER)的目的是确保选定的工作产品满足其指定的要求。
目标具体实践
SG 1 准备验证
SP 1.1 选择工作产品进行验证
SP 1.2 建立验证环境
SP 1.3 建立验证程序和标准
SG 2 进行同行评审
SP 2.1 准备同行评审
SP 2.2 进行同行评审
SP 2.3 分析同行评审数据
SG 3 验证选定的工作产品
SP 3.1 执行验证
SP 3.2 分析验证结果
1.2 版的变更
这里仅考虑对过程区域集进行的那些更改。有关全面的详细信息,请访问SEI 主页。
以下流程领域已被删除(全部在成熟度级别 3 上) -
集成组织环境 (OEI)
集成团队(IT)
综合供应商管理(ISM)
在现有流程区域中添加了以下内容 -
病虫害综合管理。SG3 和 SG4 被淘汰,添加了新的 SG3(所有 IPPD PA)
OPD。添加了 SG,将其转变为 IPPD PA
OPF。从 SG 中提取两个 SP 并与两个新 SP 一起创建 SG3
要求。SP3.5 更名为验证需求
萨姆。SP2.1被淘汰,SG2中添加了两个新的SP
TS。SP1.2已被淘汰
版本。SP3.2更名为分析验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