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 - 简介


银行是接受存款、按预定利率支付利息、清算支票、发放贷款并经常充当金融交易中介的金融机构。它还为其客户提供其他金融服务。

银行管理层管理与银行相关的各种问题,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问题广泛包括流动性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本管理。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这些领域。

银行的起源

银行或银行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巴比伦时期的罗马帝国。与现代银行业相比,它的实践规模非常小,而且框架并不系统。

现代银行从事更大规模的银行活动,并遵守政府制定的规则。政府在控制银行体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银行管理,进一步保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客户、银行和政府的共赢。

定期和非定期银行

定期银行和非定期银行根据特定地区管理机构设置的标准或资格进行分类。以下是从印度银行业角度来看定期银行和非定期银行之间的基本区别。

正规银行是指在印度储备银行拥有实收资本和存款总额不少于五十万卢比的银行。他们所有的银行业务都在印度开展。印度的大多数银行都属于定期银行类别。

非定期银行是指储备资本低于五十万卢比的银行。属于这一类的银行很少。

银行的演变

银行系统已经从商品借贷的野蛮银行系统发展到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的现代银行系统。银行体系的演变是渐进的,银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发生的一些主要变化如下 -

  • 以物易物系统被货币取代,使交易统一
  • 制定统一法律以增加公众信任
  • 设立中央银行是为了管理其他银行
  • 随着计算机的引入,簿记从纸质格式演变为数字格式
  • 设置自动柜员机是为了更方便地提取资金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银行应运而生

银行系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

印度银行系统的发展

印度银行体系的历程可以根据其提供的服务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银行业的整个演变可以用这些不同的阶段来描述 -

阶段1

1786年至1969年是印度银行体系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标志着印度银行的成立,并且越来越多的银行成立。这一阶段的增长非常缓慢,1913年至1948年间银行业也经历了失败。

印度政府于 1949 年制定了《银行公司法》。这有助于简化银行的职能和活动。在此阶段,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下降,而邮局被认为存放资金更安全。

阶段2

银行业的这个阶段是从1969年到1991年,这个阶段做出了几个重大决策。1969年,十四家主要银行被国有化。信用担保公司成立于 1971 年,帮助人们利用贷款创办企业。

1975年,为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成立了地方性村镇银行。这些银行以较低的利率提供贷款。人们开始对银行体系有足够的信心和信心,存款和预付款大幅下降。

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从1991年开始。1991年标志着自由化的开始,并实施了各种策略来确保优质服务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正在进行的阶段见证了 ATM 机的推出,使现金提取变得更加容易。这一阶段还引入了互联网银行,以方便世界任何地方的金融交易。银行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让金融交易更快、更高效。